臺北市支持流浪貓絕育(TNR)計劃協會 -- 已完成小額捐送贈品案例



目前總絕育貓咪數:母貓11,440隻、公貓9,148隻,共20,588隻,共花費金額24,186,250元!目前醫療救援案:11,920筆,共花費金額155,166,681元!目前助罐貓咪:3,033隻!

   
已完成小額捐送贈品案例
 
  • 編號: 11816
    推到facebook


  • 贈品名稱: 【書籍文具】捐 600元 贈 激痛點按摩全書:圖解7大疼痛部位╳激痛點按摩9大原則,終結疼痛、還原身體活動力。大A4全新書籍。(含運費)
    贈品總數: 1人
    已結案      (2022-11-24 11:31:14)
    報名人員: Wesley(已付款)
    候補人員:
    說明:  
    --激痛點療法先驅,暢銷20年經典著作--
    超過600張插圖,找出精確激痛點位置,用對手法按摩、消除痛症

      陳年頭痛、肩頸痠痛老是治不好?
      有可能是你搞錯位置、用錯方法!

      因為身體的疼痛是會連動的,有時候感到不舒服的位置,
      和真正有狀況的位置差了十萬八千里……
      「激痛點療法」可以針對疼痛的源頭,徹底終結痛症!
      //
      治療師嘗試用徒手按摩處理疼痛時,發現效果不如預期;
      健身教練試著用按摩工具幫助學員放鬆時,卻無法完全釋放……
      當我們試圖解決疼痛時,為什麼會遇到許多挑戰與瓶頸?
      本書將補足解痛時遇到的缺惑,完整收錄每個肌肉區塊的連動關係,
      任何人都可以照著圖示循線查閱。

      ◎暢銷20年,最龐大且完整的「激痛點地圖」
      激痛點療法能否成功發揮功效,取決在辨認轉移痛和追蹤疼痛根源的能力,本書彙整出七大激痛點部位,包括:頭、肩、肘、胸、背、髖、腿,圖解按摩區域與按摩手法,按圖索驥解決300個常見疼痛問題。

      本書建立起最龐大且完整的激痛點地圖,全面剖析激痛點療法的基礎與應用,不僅改善許多人的慢性疼痛問題,更成為治療師、身體照護人員的絕佳參考書籍。

      ◎三步驟解析,釋放疼痛
      第一步:鎖定問題肌肉
      舉例來說,如果有太陽穴痛問題,先鎖定造成疼痛的相關肌肉,像是斜方肌、胸鎖乳突肌、頸夾肌等六大區域肌肉。

      第二步:鎖定激痛點
      接著,本書會圖解每個肌肉上的主要激痛點與轉移疼痛點。像是斜方肌的激痛點位於頸部上方,是造成太陽穴痛的主因,長期低頭滑手機、脖子前移看電腦,都會對斜方肌造成負擔,形成激痛點。

      第三步:正確按摩它
      提供不同激痛點最適切的按壓方式,或是可以輔具按摩。像是斜方肌,用大拇指和前兩根手指抓起並按摩緊繃帶,就能找到激痛點。

      ◎不是每個痛點都是激痛點,找對了才能有效除痛
      激痛點療法很簡單,只要找到它並按摩它,就能有效解痛,但是往往執行時會發現一些困難,本書也將一一提點。

      常見困惑一:激痛點的準確位置在哪裡?
      激痛點是肌肉裡一個攣縮的小結節,也是大家常說的氣結,但是並非每個突起物或腫塊都是激痛點,也不是按下去會痛的,就代表是關鍵激痛點。本書以圖示明確點出激點痛位置,不用憑「想像」與「感覺」,找出精確激痛點!

      常見困惑二:激痛點有很多,哪一個才是真正搗亂的根源?
      激痛點會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,衍生出其他激痛點,如果一直按摩處理衍生激痛點,痛症當然無法根除。如何區分關鍵激痛點與衍生激痛點?找到關鍵點並處理它,才是疼痛破解之道!

      ◎告別傳統越痛就越好的徒手按摩,有效按摩只能五分微痛
      「缺血性壓迫法」是傳統常見的徒手激痛點療法,通常是持續按壓進行,不僅疼痛指數高,還容易造成按摩者手部受傷。本書提出的「深撫激痛點按摩法」,是以反覆點壓的方式進行,而且只會有五分痛。請記住,激痛點按摩雖然會伴隨著疼痛,但它所引發的疼痛應該帶著「愉悅感」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1.完整全面,激痛點按摩療法大全
      彙整激痛點7大疼痛部位,從疼痛位置判斷受傷的根源,對症按摩、釋放疼痛。

      2.詳細圖解,超過600張插圖解析
      圖解肌肉、激痛點位置與按摩手法,每個人都可以按圖索驥解決疼痛問題。

      3.自助助人,人人皆可學習的安全療法
      不管是一般人想緩解自身疼痛,或是專業治療師的臨床按摩指導,都能找到安全可靠的路徑。

    #捐款就送 #市場最低價 #含運費 #全新書籍





廣告
網站廣告,為贊助網站架設者廠商設制之廣告,用以開源資助網站正常運作,若有商業收入與本協會無關!

【捐款收據為線上自行列印,請參考http://www.tnrtw.org/news.php?news=421